嘆仰
基本解釋
贊嘆仰慕。 清 曾國藩 《羅忠節公神道碑銘》:“屢建大勛,朝野嘆仰,以為名將。”
贊嘆景仰。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又出御製詩示公( 王岐公 ),公嘆仰圣學高玅。” 金 王若虛 《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師少時白晳而癯,至是色如紫玉,目光炯然,冠佩整肅,若自天而下,觀者嘆仰,以為真人復生也。”
成語(Idiom):嘆仰(tàn yǎng)
發音(Pronunciation):tàn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某人或某事物感嘆并仰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嘆仰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的仰慕和敬佩之情,常常帶有一種感嘆的情緒。它強調對他人的才華、品德或成就感到驚嘆和欽佩,表達對他人的崇敬和推崇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嘆仰常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杰出才能或卓越成就的贊嘆和敬佩之情。可以用于贊美學術界、藝術界、體育界等領域的人才或成就。也可以用于表達對歷史人物、名人或偉大事跡的敬仰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莊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宣王問莊子:“朕聽說你的學問很高深,可以仰慕嗎?”莊子回答說:“臣的學問不高深,但是可以嘆仰。”這個故事成為了“嘆仰”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嘆”和動賓短語“仰”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他的才華真是嘆為觀止,仰慕不已。
2. 他的勇氣和毅力讓我深感嘆仰。
3. 這位科學家的成就令人嘆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嘆仰”這個成語與“贊嘆并仰慕”這個意思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看到令人敬佩的人或事物時,不禁發出感嘆并仰望的情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以及其他與仰慕、敬佩相關的成語,如“敬佩萬分”、“仰人鼻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低年級):我對我的爸爸媽媽嘆仰,因為他們每天都為我做很多事情。
2. 小學生(高年級):我對李小明的英語水平嘆為觀止,每次他都能得滿分。
3. 中學生:我對喬丹的籃球技術嘆仰,他是我最喜歡的籃球運動員。
4. 大學生:我對愛因斯坦的理論嘆為觀止,他的發現對整個科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 成年人:我對母親的辛勤勞動嘆為觀止,她為了給我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付出了很多。
以上是關于成語“嘆仰”的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