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
成語(Idiom):栲栳
發音(Pronunciation):kǎo l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形象或狀態狼狽不堪,衣衫襤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栲栳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人的衣衫破爛不堪,面容憔悴的樣子。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貧困、困苦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被困境所逼迫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栲栳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衣著破舊、生活困苦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貧困地區的居民,也可以用來形容經歷困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栲栳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秋水》:“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也,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其中“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一句中的“矜寡孤獨”即指栲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栲栳的結構是“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貧苦,整天穿著栲栳的衣服。
2. 這個地區的居民衣衫襤褸,生活栲栳。
3. 經歷了一場災難,他變得栲栳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栲栳與“破爛”的意思聯系在一起,形象地表示一個人衣著破舊不堪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成語和俗語,可以幫助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穿著栲栳的衣服去上學,同學們都笑他。
2. 初中生:這個電視劇中的角色生活栲栳,但仍然保持樂觀的態度。
3. 高中生:在這個貧困地區,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栲栳的,我們應該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