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茍安一隅 (gǒu ān yī yú)
發音(Pronunciation):gǒu ān yī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安于一隅,不求進取,不追求更好的境遇。形容人的心態消極,缺乏進取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茍安一隅的“茍”是指茍且,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一隅”表示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角落。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不愿意努力拓展自己的能力和機會,只滿足于現狀,不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成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群體或組織對于改革和進步的抵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一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國君昭公派人去晉國請教國政,回來后,這位使者只向昭公展示了晉國的一隅之地,而隱瞞了其他地方的富庶和繁榮。昭公對此感到滿足,以為自己的國家已經很好了,不再追求更好的發展。因此,“茍安一隅”就成為了一個形容人不思進取、滿足于現狀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習慣了茍安一隅的生活,沒有了追求更好的動力。
2. 這個組織一直茍安一隅,不愿意改革和進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茍安”想象成“茍且”和“安于”,而“一隅”想象成狹窄的角落,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安之若命”、“安于現狀”等,來進一步豐富對于安于現狀和不思進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愿意參加運動隊,總是茍安一隅,不愿意嘗試新的活動。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總是茍安一隅,不愿意主動參加社團活動,錯過了很多鍛煉和交流的機會。
3. 高中生:他雖然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是卻選擇了回到家鄉茍安一隅,沒有追求更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