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德
基本解釋
(1).內稟的德性;自身固有的道德。《管子·心術下》:“是故曰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史記·外戚世家序》:“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2).婦德。多指后妃之德。亦借指后妃。 南朝 梁 任昉 《王貴嬪哀冊文》:“坤載既厚,內德云助。”《陳書·皇后傳序》:“然受命繼體之主非獨外相佐也,蓋亦有內德助焉。”
成語(Idiom):內德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內心深處的道德品質和修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德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內”和“德”兩個字組成。內指內心,德指品德。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道德修養和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德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它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高尚品質和良好行為,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道德敗壞和不良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內德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的一句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句話表達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像是君子的品德一樣高尚,而不良人的品德則像是草一樣低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內德的結構為“名詞 + 名詞”,其中“內”作為修飾詞,修飾“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表現出了高尚的內德。
2. 這個人的內德不夠好,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內德與“內心的道德”進行聯想,將德字與“品德”進行聯想。通過聯想記憶,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德行”,“品德”,以加深對道德修養和品質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有內德的好同學,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內德,才能成為真正的優秀學生。
3. 高中生:內德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它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發展。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內德,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注重道德修養。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