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厭
成語(Idiom):足厭(zú yàn)
發音(Pronunciation):zú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已經得到的東西感到厭煩,不再滿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足厭是由“足”和“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足”表示滿足,足夠;“厭”表示厭倦,不滿意。足厭的意思是已經得到的東西足夠了,不再感到滿足和滿意,產生了厭倦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足厭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已經擁有的東西感到不滿足的心態。可以用來形容貪婪、欲望無止境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對現狀不滿的人。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足厭來表達自己對某種事物或境況的不滿意,以及對過多追求物質享受的警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足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大夫召忽因為貪婪不滿足,而導致自己最終失去了一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婪和不滿足是會帶來災難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擁有了許多財富,卻仍然感到足厭,一直追求更多的金錢。
2. 這個富翁足厭于奢華的生活,選擇了退隱山林,過上了簡樸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足”字的形狀和字義,足夠了,再也不想要了,產生了厭倦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足厭相關的成語,如“足不出戶”、“足智多謀”等,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再需要新的了,我對玩具足厭了。
2. 初中生:我已經擁有了許多朋友,但我還是感到足厭,因為他們只在我需要幫助時才會找我。
3. 高中生:盡管他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他對學習感到足厭,開始追求其他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