犂鼠
成語(Idiom):犂鼠
發音(Pronunciation):lí s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不知進退、固執己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犂鼠是由“犂”和“鼠”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犂指的是耕地的農具,鼠指的是老鼠。犂鼠比喻一個人像老鼠一樣固執己見,不知進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犂鼠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問題上固執己見,不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或建議。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犂鼠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戰國策·齊策四》:“犂鼠之利,不可并用也。”意思是說,耕地時老鼠會損壞莊稼,所以不能同時用犁和老鼠。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犂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個犂鼠,不管別人怎么勸說他,他都不會改變主意。
2. 這個領導太犂鼠了,不聽取員工的建議,結果導致了很多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固執己見的人像老鼠一樣在田地里耕作,不管別人怎么勸說都不肯改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固執己見相關的成語,例如“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跟犂鼠一樣的同學,他們總是不聽老師的話。
2. 初中生:他就是個犂鼠,無論別人怎么說他都不肯改變自己的觀點。
3. 高中生:有些領導就像犂鼠一樣,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及員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