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卒
基本解釋
(1). 周 代軍制,每戶出一人編成正式兵員,謂之正卒。《周禮·地官·小司徒》“以其餘為羨” 唐 賈公彥 疏:“一家兄弟雖多,除一人為正卒,正卒之外,其餘皆為羨卒。” 清 林頤山 《經述一·釋賦稅二》:“起軍之法,家出一人為正卒,餘為羨卒……正卒有定數,羨卒無定數,備多用少,乃 周 禮制軍之精意。”
(2). 漢 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歲至五十六歲,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縣服役一個月,稱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輪流到京師服役一年,稱為正卒。《漢書·食貨志上》“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 唐 顏師古 注:“更卒,謂給郡縣一月而更者也;正卒,謂給中都官者也。”
成語(Idiom):正卒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正直堅定的人,特指在戰場上表現出色的士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卒是由“正”和“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直、堅定,而“卒”表示士兵。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戰場上表現出色,堅定不移,且具備正直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卒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在各個領域中表現出色并具備正直品質的人。也可以用來表揚在工作中勇敢堅定、無私奉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軍事戰場。相傳,在戰場上,有一位士兵名叫李白,他勇敢無畏,戰功赫赫。他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色,而且還具備正直的品質,深受人們的敬佩和贊揚。后來,人們用“正卒”來形容像李白這樣的士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正卒”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真正的正卒,不僅在戰場上勇敢無畏,而且在生活中也一直保持著正直的品質。
2. 這位年輕的警察是一位正卒,他勇敢地面對危險,并始終堅守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兩個字分開來記憶,其中“正”表示正直堅定,而“卒”表示士兵。可以通過想象一位正直堅定的士兵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軍事戰爭史,了解更多關于勇敢無畏的士兵和他們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位正卒,每天都認真學習,努力做到最好。
2. 初中生:我希望成為一名正卒,無論在學習還是在運動中,都要堅持不懈。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真是一位正卒。
4. 大學生:他在社會實踐中展現出正卒的品質,受到了領導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