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監
基本解釋
謂以民情為鑒戒。《書·酒誥》:“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按,《國語·吳語》“亦鑑於人,無鑑於水” 三國 吳 韋昭 注引《書》作“民鑑”。
成語(Idiom):民監(mín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民眾自行監督、管理社會秩序和公共事務的一種現象或方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監是“民眾監督”的簡稱,指的是在社會中,民眾自愿參與到社會管理和監督中,積極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事務的一種現象或方式。它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通過參與社會事務來提高社會管理效率和公共治理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民監常常出現在社會問題頻發、社會管制不力、政府監管不到位的情況下。它可以用來表達人民群眾自發參與社會治理的熱情和責任心,也可以用來批評政府或其他管理者的不作為或不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民監這個詞語的起源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典故與之相關。它是根據現實社會中人民群眾自行監督、管理社會秩序和公共事務的現象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民監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民”表示人民群眾,第二個字“監”表示監督、管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社區,民眾自發組織起來進行民監,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2. 只有通過民監,才能讓社會管理更加民主、公正、高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民眾”和“監督”兩個詞語進行關聯來記憶“民監”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將民眾的角色和監督的含義與成語的基本含義聯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社會治理、公共事務和人民群眾參與的知識,可以進一步了解民主治理、社區自治等相關概念和實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里開展了一次民監活動,大家一起維護學校的安全和秩序。
2. 初中生:社區里的民監組織號召大家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通過民監,我們可以更好地監督政府的行為,維護公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