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廟堂之器
發音(Pronunciation):miào táng zhī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具有高貴、重要地位或價值的人或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廟堂,指宮廷或皇室的殿堂;之,表示所屬關系;器,指具有特殊功能或價值的物品。廟堂之器原指宮廷中使用的珍貴器皿,后引申為指具有高貴、重要地位或價值的人或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人或物具有崇高、重要地位或價值,常用于諷刺或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廟堂之器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年》一文中。當時,晉國的公子重耳在秦國做客,秦國國君對他非常禮遇,派人送給他許多珍貴的器物。回到晉國后,公子重耳將這些器物送給了晉國的國君,表示自己對國家的忠誠和尊重。后來,人們用“廟堂之器”來形容具有高貴、重要地位或價值的人或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廟堂)+ 定語(之)+ 補語(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企業家是當今商界的廟堂之器。
2. 這幅畫堪稱藝術界的廟堂之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廟堂之器”聯想為宮殿中的珍貴器皿,表示具有高貴、重要地位或價值的人或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宮廷文化,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廟堂之佞”、“廟堂之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在我心中是廟堂之器。
2. 初中生:這部小說是現代文學界的廟堂之器。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是現代科學界的廟堂之器。
4. 大學生:這幅畫作是當代藝術界的廟堂之器。
5. 成年人:這位企業家是商界的廟堂之器。
6. 老年人:這位老教授是教育界的廟堂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