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霤
基本解釋
指雨。《文選·束晳<補亡詩>之三》:“奕奕玄霄,濛濛甘霤。” 李周翰 注:“甘霤,雨也。” 明 周梅墟 《步步嬌·帶雨鳴柯》套曲:“黮黮云遮映,濛濛甘霤傾。為採薪,荷笠登山嶺。” 明 夏完淳 《首石山永豐寺》詩:“油油云沐,甘霤濛濛。”
成語(Idiom):甘霤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l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甘愿接受別人的批評或責難,以便改正自己的錯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甘霤中的“甘”指甘愿,愿意;“霤”指雨露,比喻教誨或批評。成語意為甘愿接受他人的批評或責難,像甘露一樣滋潤自己的心靈。它強調了一個人應該虛心接受他人的指導和批評,以便改正自己的錯誤,提高自己的水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或指導,以便改正自己的錯誤,進步成長。適用于各種學習和工作環境中,特別是需要不斷進步和提高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一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孔子與弟子們到晉國參觀學習。當時,晉國有一個官員叫霤季子,他對孔子的學問非常佩服,但又擔心孔子會因此得意忘形。于是,霤季子故意用一些問題來考驗孔子。孔子虛心接受并回答了他的問題,霤季子非常滿意,稱贊孔子“甘霤”,意思是孔子能夠像甘露一樣滋潤他的心靈。從此,甘霤成為了形容虛心接受批評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很懂事,總是甘霤別人的批評,不斷改進自己。
2. 在學習上,我們要甘霤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甘霤”與“甘露”進行聯想,想象自己在接受他人的批評時,就像接受了甘甜的雨露一樣,能夠滋潤自己的心靈,幫助自己成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虛懷若谷”、“博學多聞”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甘霤老師的批評,努力改正自己的錯誤。
2. 初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甘霤失敗,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在準備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甘霤壓力,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
4. 大學生:在實習工作中,我們要甘霤領導的批評,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