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守
成語(Idiom):拘守
發音(Pronunciation):jū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拘泥于某種規范或限制,不敢超出或突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拘守意味著人們在行為和思想上受到某種規范、約束或限制的束縛,不敢超出或突破。這種束縛可以是來自社會、道德、法律、傳統等方面的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拘守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一個團體過于拘泥于傳統觀念、規矩、習俗等,不敢創新或突破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過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改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拘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梁惠王問孟子如何能夠治理國家,孟子回答說:“拘而不突,固也;守而不失,強也;一而不變,正也?!边@句話的意思是說,治理國家需要拘守規矩、守住原則,但也要能夠靈活變通,不一味地固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拘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拘”是動詞,意為拘束、限制,“守”是動詞,意為守護、遵守。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太拘守傳統觀念,不肯接受新的想法。
2. 這個組織一直拘守著過去的辦事方式,不愿意進行改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拘守與“拘束”和“守護”這兩個詞聯想起來。拘守意味著被束縛,不敢突破,類似于被拘束起來;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守護某種規范或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拘守相關的成語,例如“守株待兔”、“固步自封”等,可以幫助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拘守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媽媽總是拘守著家里的規矩,不讓我在晚上看電視。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勇于創新,不要拘守于傳統的學習方式。
高中生:社會在不斷進步,我們不能拘守于過去的觀念,要接受新的思想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