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亂
基本解釋
心緒煩亂;無主張。 晉 袁宏 《后漢紀·獻帝紀五》:“今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辭。”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陟彼岵兮,孰不瞻父?方寸亂矣,何以事君?”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陸珪》:“兒方寸亂矣,敢請諸君早計之。” 清 黃遵憲 《聶將軍歌》:“將軍麾軍方寸亂,將軍部曲已云散。”
成語(Idiom):方寸亂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cùn l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緒紛亂,心緒不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寸,指人的心思;亂,指混亂、不安定。方寸亂形容人的思緒雜亂,心情不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在遇到困擾、焦慮、煩惱時內心的不安和紛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夢中變成了一只蝴蝶,醒來后不知道自己是人還是蝴蝶。這個故事引申出“方寸亂”的含義,比喻思緒紛亂,心緒不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寸亂是由名詞“方寸”和形容詞“亂”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考試壓力大,整個心思都方寸亂。
2. 她聽到這個壞消息后,方寸頓時亂成一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的大腦像一個小方盒子,里面裝滿了各種思緒和情緒,然后突然被人搖晃,方盒子里的思緒就亂成一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心亂如麻”、“心猿意馬”等,來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前心里方寸亂,不知道能不能考好。
2. 初中生:聽到父母要離婚的消息,我的心情頓時方寸亂。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的思緒變得方寸亂,無法集中精力。
4. 大學生:論文要交了,我整個人都方寸亂,不知道從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