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辟
成語(Idiom):洞辟(dòng bì)
發音(Pronunciation):dòng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洞穿、透徹,形容看問題或認識事物非常清楚,見解深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洞辟是由“洞”和“辟”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洞指透徹、明了,辟指開辟、打開。洞辟的基本意思是洞穿、透徹,形容看問題或認識事物非常清楚,見解深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洞辟常用于形容人的思維敏捷、見解獨到,特別是在藝術、文化、哲學等領域中。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見識深刻、思想開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洞辟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可能是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間的交流中逐漸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洞辟屬于動賓短語,由動詞“洞”和動詞“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洞辟見解讓人佩服。
2. 這位學者的研究成果洞辟、深入。
3. 他的演講洞辟地揭示了問題的本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洞辟”聯想為一個人用手指洞穿了一個墻壁,表示他的見解透徹、深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洞辟相關的成語,如“洞若觀火”(形容洞察力極強)和“洞幽燭微”(形容見解深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故事讓我眼前一亮,真是洞辟。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非常洞辟,對領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作家的小說洞辟地反映了社會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獨到見解洞辟地揭示了藝術作品的內涵,讓人深思。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洞辟”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