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衣糲食
成語(Idiom):麤衣糲食(cū yī lì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cū yī lì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窮苦的衣食,形容生活貧困、艱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麤衣糲食是由“麤”、“衣”、“糲”和“食”四個字組成的成語,源于《詩經·大雅·蕩》:“麤衣糲食,言采藻薌狗。”形容生活貧困,衣食簡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生活貧困、艱苦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生活條件簡單、樸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是中國古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大雅·蕩》一篇中有“麤衣糲食”的描述。這個成語通過描繪貧苦的生活來表達對艱辛生活的理解和體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麤衣糲食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幼時家境貧寒,過著麤衣糲食的生活。
2. 雖然生活條件簡陋,但他毫不抱怨,一直過著麤衣糲食的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麤衣糲食”與貧困、艱苦的生活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文學和詩經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詩經》中其他的詩歌和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狗狗一直過著麤衣糲食的生活,但它仍然很快樂。
2. 初中生:他們生活條件雖然很差,但他們過著麤衣糲食的日子,卻一直保持樂觀的態度。
3. 高中生:在這個發達的社會中,仍有很多人過著麤衣糲食的生活,我們應該關注他們的困境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