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口
基本解釋
洞口。語出《文選·宋玉〈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李善 注:“土囊,大穴也。 盛行之 《荊州記》曰:‘ 宜都 佷山縣 有山,山有穴,口大數尺為風井,土囊當此之類也。’” 宋 邵雍 《秋懷》詩之三五:“草木山川貧,木落天地瘦;土口風天行,云罅日微漏。”
成語(Idiom):土口(tǔ kǒu)
發音(Pronunciation):tǔ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粗俗、不文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口是由“土”和“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土”表示粗俗、不文雅的意思;“口”表示言辭、口頭表達的意思。土口一詞形容一個人的言辭粗俗、不文雅,常常用來形容說話粗魯、沒有修養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口一詞常常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說話不文雅、不得體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例如在社交場合中遇到不文雅的言論,或者在文學作品中描繪一個沒有教養的角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口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它是根據中國社會對言辭粗俗、不文雅的普遍認知而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土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太土口了,完全不懂得禮貌。
2. 這個人說話真是土口,一點教養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土口”與粗俗、不文雅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張開粗大的嘴巴,說出粗魯的話語,這樣就能夠形象地記憶土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修養相關的成語,例如“文明用語”、“雅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話太土口了,老師說我們要說文明用語。
2. 初中生:那個同學說話太土口,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他的言辭粗俗,完全沒有修養,真是土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