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籙
基本解釋
道教謂金箓乃三清所降,故稱。箓,金箓,天帝詔書。 唐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詩之一:“受傳三籙備,起坐五云隨。”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箓齋詞》:“九宮符命,即為遷神;三籙洪恩,俱令濟苦。”參見“ 三清 ”。
成語(Idiom):三籙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三根竹簽或木簽來占卜吉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籙,又稱三簽,是一種古代占卜方法。它使用三根竹簽或木簽,每根上都刻有不同的符號或文字。占卜者在提出問題后,抖動這些簽,然后根據落下的位置和符號來解答問題。這種占卜方式被認為能夠預測吉兇和未來的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籙通常用于占卜吉兇、預測未來、解答疑惑等情況。它可以用于個人生活中的決策,也可以用于商業活動、婚姻咨詢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最早出現在《易經》中。《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學典籍,其中包含了卜筮的內容。三籙作為一種占卜方式,被認為是古代智慧的結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籙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今天用三籙占了一卦,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2. 在古代,人們經常使用三籙來卜問吉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籙”記憶為“三根竹簽”,這樣可以更容易理解其基本含義和用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占卜和預測未來感興趣,可以深入學習中國古代的占卜文化,了解其他占卜方式和相關的哲學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三籙占卜明天的天氣,看看是否能出去玩。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班同學用三籙卜問了期末考試的成績,希望能有好運氣。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考大學之前用三籙占卜了自己的未來,希望能夠順利升入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