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量
基本解釋
(1).佛教語。集起萬有的精神現象的總稱。《壇經·般若品》:“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
(2).胸懷,心胸。 元 汪元亨 《朝天子·歸隱》曲:“塵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麟鳳網。” 明 葉盛 《水東日記·諸公才學心量》:“諸公才學心量之不能同,此亦可見。” 續范亭 《洛陽別定安》詩:“豈愛風塵苦,男兒重膽肝,一載如一日,使我心量寬。”
成語(Idiom):心量(xīn l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l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胸懷寬廣,心胸開闊,能夠容忍和包容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量是指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和人。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開闊,善于容忍和包容他人的缺點和過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量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使用。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寬容和包容,也可以用來勸導他人要有寬容的心態。在處理人際關系和解決矛盾時,使用心量可以起到化解紛爭的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心量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意義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和哲學思想,強調了一個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善于容忍和接納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心”指的是心靈,代表人的內心;“量”則指的是寬容、容忍。結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的心靈寬廣,善于容納他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量很大,從不計較小事。
2. 他的心量狹窄,一點批評就受不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心靈”和“容量”這兩個詞進行聯想,來記憶“心量”的含義。心靈代表內心,容量代表寬廣,結合起來就是心靈寬廣,即心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寬容、包容相關的成語,例如“海納百川”、“寬以待人”等,可以幫助擴展對心量的理解和使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是一個很有心量的同學,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12-15歲):老師教育我們要有心量,不要輕易生氣。
3. 高中生(15-18歲):在處理學習上的問題時,我們應該有心量接納別人的意見。
4. 大學生(18-22歲):大學生應該有開闊的心量,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關心社會問題。
5. 成年人(22歲以上):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有寬容的心量,理解和包容同事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