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基本解釋
1.見"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成語(Idiom):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發音(Pronunciation):pí zhī bù cún, máo jiāng yā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基礎不牢固,上層建筑不可持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基礎不穩固的情況下,上層建筑難以持續發展。比喻事物的發展離不開堅實的基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社會、組織或個人在處理問題時,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而只是應付表面問題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語出自《孟子·告子上》:“故君子之道,本固而后可以知,知固而后可以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自然也。其生也,細而廣;其養也,易而長。修身而天下立,齊家而天下定,治國而天下治,平天下而天下平。”孟子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成語來形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意思是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種有機的聯系,如果基礎不牢固,上層建筑也就無法持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只顧應付眼前問題,不解決根本問題,就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 在建立良好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發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四個字分別與皮膚、毛發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成皮膚不在了,毛發怎么能附著在上面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例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樹欲靜而風不止”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從小抓好學習,知識是建立在基礎上的,不然就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 初中生: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先打好基礎,否則就會出現“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情況。
3. 高中生: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只看表面,要解決根本問題,否則就會陷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困境。
4. 大學生: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必須注重基礎的打牢,否則所建立的上層建筑將無法持續,就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