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言
成語(Idiom):征言(zhēng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多種方式征求意見或建議,以便決策或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征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征”指征求,征集,征詢;“言”指言語,意見。征言的基本含義是通過多種方式征求意見或建議,以便做出決策或解決問題。這個成語強調了多方參與、廣泛征集意見的重要性,以便能夠得到全面的信息和多樣的觀點,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征言常用于形容領導者或組織在做出重要決策時,會廣泛征求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例如,在政府制定重要政策時,會通過聽取專家、咨詢公眾意見等方式征求各方的意見,以便能夠制定出更好的政策。此外,在企業管理、學校教育等領域也常常使用征言來強調多方參與、集思廣益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征言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下》中。據傳,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孟嘗君問國內的賢士如何治理國家,得到了眾多賢士的建議和意見。其中,有一位叫離婁子的賢士,對孟嘗君說:“臣雖不才,愿征言于君。”意思是說雖然自己才能有限,但愿意為國家出謀劃策。這就是征言一詞的最早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征言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征”和“言”都是單音節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這次制定新政策時,非常注重征言,聽取了各方的建議。
2. 在重要決策前,我們應該廣泛征言,以便能夠得到更多的意見和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征言這個成語:
1. 關聯詞法:將“征”與“征集”、“征求”等詞進行關聯,將“言”與“言語”、“意見”等詞進行關聯,形成詞語之間的聯系。
2. 縮略詞法:將“征言”簡化為“征”和“言”,并將其與相關的含義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以下內容:
1. 孟子的思想和作品
2. 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政治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征求我們的意見,決定明天去哪里郊游。
2. 初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征言活動,讓同學們提出對學校的建議和意見。
3. 高中生:政府在制定新政策時,通過征言聽取了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4. 大學生:學生會通過征言活動,征集同學們的創意和建議,豐富校園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