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詬
成語(Idiom):辱詬 (rǔ gòu)
發(fā)音(Pronunciation):rǔ g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辱罵、侮辱、侮辱性的言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以誹謗、污蔑等方式對人進行侮辱和辱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言辭或行為對他人造成的侮辱和辱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辱詬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孟子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叫滕文公的人,他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經(jīng)常用侮辱性的言語辱罵他人。孟子以此來批評他的行為,告誡人們不要用辱罵的方式對待他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辱詬的言辭對待同事,導(dǎo)致同事們都不愿意與他合作。
2. 這位演講者不應(yīng)該用辱詬的語言來攻擊他人,這樣只會破壞講座的氣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辱詬”與“侮辱”、“辱罵”等含義相關(guān)的詞語進行聯(lián)想,同時可以嘗試用例句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言語和行為相關(guān)的成語,如“言過其實”、“口是心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 小學生:他用辱詬的話語傷害了我。
- 初中生:那個學生對老師說了很多辱詬的話。
- 高中生:在辯論比賽中,選手們互相辱詬,爭奪勝利。
- 大學生:他被辱詬后,感到很受傷,但還是選擇了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