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回
基本解釋
(1). 宋 代演戲時稱第一個節目。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般雜劇:杖頭傀儡 任小三 ,每日五更頭回小雜劇,差晚看不及矣。”
(2).亦作“ 頭迴 ”。指話本小說的入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這回書單説一個官人,只因酒后一時戲笑之言,遂至殺身破家,陷了幾條性命。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得勝頭迴’。”《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説話的,你因甚的,頭回説這‘八難龍笛詞’?” 許政揚 注:“説話(書)的引首。也叫得勝頭回。”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二篇:“此種引首,與講史之先敘天地開闢者略異,大抵詩詞之外,亦用故實,或取相類,或取不同,而多為時事。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類者較有淺深,忽而相牽,轉入本事……凡其上半,謂之‘得勝頭回’,頭回猶云前回,聽説話者多軍民,故冠以吉語曰得勝。”參見“ 得勝頭迴 ”。
(3).上次;前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我頭回給你看的那把團扇,把題花卉的詩題在美人上,不就是這個人畫的么?”
(4).第一次;首次。如:這是我頭回來 上海 。
見“ 頭回 ”。
成語(Idiom):頭回(tóu huí)
發音(Pronunciation):tóu 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第一次,初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某事或某種情況是第一次發生,表示初次經歷或嘗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口語中,形容某人第一次做某事或第一次經歷某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頭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頭回來這家餐廳,菜的味道真是太好了!
2. 他頭回去旅游,對這個地方非常感興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頭回”理解為“第一次回頭”,表示第一次經歷或嘗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頭回”相關的成語,如“頭破血流”、“頭暈目眩”等,可以擴展對該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頭回參加學校的運動會,非常興奮。
2. 初中生:這是我頭回去國外旅游,對這里的風景感到驚喜。
3. 高中生:我頭回嘗試做飯,結果糊了一鍋。
4. 大學生:這是我頭回參加這個社團的活動,感覺很新鮮。
5. 成年人:我頭回在公司做這個項目,需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