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啎
成語(Idiom):抵啎
發音(Pronunciation):dǐ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抵擋住敵人的攻擊,不被敵人侵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抵啎是一個形容詞詞組,通常用來形容人或物能夠抵擋住敵人的攻擊,不被敵人侵犯。抵啎的意思是不被敵人輕易打敗,能夠抵抗住敵人的進攻或攻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抵啎常用于形容軍事、戰爭或比喻性的情境。可以用來形容堅強的意志、強大的力量或頑強的抵抗。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堅固性,如抵啎的城墻或抵啎的裝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抵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項羽將軍隊分為兩路,自己親率一路攻打劉邦,另一路則由他的手下將領韓信帶領。然而,韓信在戰斗中被劉邦打敗,項羽的軍隊也遭受重創。項羽非常憤怒,他罵韓信說:“你這個抵啎!”意思是韓信不堪一擊,無法抵擋敵人的攻擊。從此,抵啎這個詞語就被用來形容不能抵抗敵人攻擊的人或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抵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前一個字是“抵”(dǐ),意思是抵擋、抵抗;后一個字是“啎”(jūn),意思是不被侵犯、不受攻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城市的城墻堅固無比,是抵啎的。
2. 他的意志像一面抵啎的盾牌,無法被擊垮。
3. 雖然遭受了失敗和挫折,但他依然抵啎地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抵啎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面堅固的盾牌,抵擋住敵人的攻擊,保護著自己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抵啎相關的成語,如抵死(dǐ sǐ)、抵賴(dǐ lài)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一個抵啎的小勇士,不怕任何挑戰。
2. 初中生: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抵啎的英雄,戰勝了所有的敵人。
3. 高中生: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要像抵啎的戰士一樣堅持下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