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飼
成語(Idiom):秣飼(mò sì)
發音(Pronunciation):mò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草料喂養牲畜,比喻給人以好處或待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秣,古代指草料;飼,喂養。秣飼原指給牲畜喂食,后來引申為給人以好處或待遇。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善待他人,給予幫助和好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秣飼常用于形容人們互相幫助、關心、照顧的情景。尤其用于形容上級對下級的關懷和照顧,或者朋友之間的互助。可以用于表達感恩、友情、尊重等情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與“秣飼”有關。故事說,漢朝劉邦的父親劉陽是個貧窮的農民,他養了一頭馬,每天都用上好的草料喂養它。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如此精心照料這匹馬,劉陽回答說:“我希望這匹馬將來能夠幫助我的兒子。”劉陽的這種善待動物的態度,后來被人們用來比喻待人以好處或待遇,形成了成語“秣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下屬總是秣飼有加,使得團隊的凝聚力非常強。
2. 在困難的時候,他的朋友們都秣飼了他,給予了很多幫助。
3. 我們應該學會秣飼他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友誼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秣飼”與喂養牲畜的場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自己喂養動物時的細心和關愛,然后將這種心態應用到待人接物中,善待他人,給予幫助和好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待人接物、人際關系相關的成語,如“待人如初”、“以德報怨”等,來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總是秣飼有加,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2. 初中生:朋友之間應該彼此秣飼,互相幫助才能建立深厚的友誼。
3. 高中生:領導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讓我們深感秣飼之恩。
4. 大學生:大家在困難時互相秣飼,才能共同度過困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