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漁
成語(Idiom):侍漁(shì yú)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專心致志地從事某種事物,不分晝夜、不辭辛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侍漁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乃使人侍漁,曰:‘吾有之矣。’”意為專心致志地從事某種事物,不辭辛勞。此成語形象地比喻專注投入于某項事業,不怕辛苦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專注于工作、學習或其他事務,不計較辛苦和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歷史書籍,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各國之間的斗爭。故事中的襄公是晉國的一位君主,他派人去釣魚,但是一直沒有魚上鉤。有人告訴他,只有專心致志、不分晝夜地侍候漁獲,才能有所收獲。于是,襄公派人專心致志地侍候漁獲,最終獲得了魚。這個故事后來被用來比喻專心致志地從事某種事物,不辭辛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整夜侍漁,終于取得了成功。
2. 她在學習上一直侍漁,從不分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侍漁”與專注致志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坐在河邊侍候漁獲,全身心投入,不分晝夜地從事漁獲的工作。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專注致志相關的成語,如“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努力學習,每天侍漁,爭取考上好的中學。
2. 初中生:為了參加比賽,我每天早起晚歸,侍漁訓練,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高考臨近,我每天都侍漁學習,不分晝夜,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