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苗
基本解釋
漢和帝 時有嘉苗一莖九穗,時人以為祥瑞。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賚長生米啟》:“ 堯 禾五尺,未足稱珍; 漢 苗九穗,方斯非擬。”
成語(Idiom):漢苗(hàn miáo)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m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漢族和苗族的融合,形容不同民族和睦相處、和諧共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漢苗是由“漢”和“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用來形容漢族和苗族兩個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和諧。這個成語表達了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尊重、理解、包容的精神,強調了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漢苗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不同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和和睦相處的場景,比如用于描述不同民族的婚姻、合作、交流等情況。也可以用于強調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和推動各民族交流與融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苗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南方的貴州省,貴州是中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漢族和苗族是貴州省的主要民族。這個成語反映了貴州地區漢族和苗族兩個民族長期以來的和睦相處和互相融合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漢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漢”是指漢族,“苗”是指苗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婚姻是一個典型的漢苗之合。
2. 這個地區的漢苗文化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民俗風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漢”字和“苗”字分別與漢族和苗族的特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將“漢”字與漢族的人口眾多、漢字文化等聯系在一起;將“苗”字與苗族的傳統服飾、民族音樂等聯系在一起。通過這樣的聯想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漢苗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其他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和諧的成語,如“漢藏”、“漢維”等。同時,還可以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文化、歷史和傳統,加深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住在一個漢苗村,我們漢族和苗族的孩子一起玩耍。
2. 初中生:我們學校舉辦了一次漢苗文化交流活動,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
3. 高中生:漢苗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是中國多民族共同發展的重要方面,我們應該珍惜和維護民族團結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