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徼
成語(Idiom):警徼(jǐng jiǎo)
發音(Pronunciation):jǐng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警戒、監視、追捕等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警徼是由“警”和“徼”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警”意為警戒、警惕,“徼”意為追捕、監視。警徼的意思是進行警戒、監視、追捕等行動,用于形容對敵人或犯罪分子進行嚴密監視和追捕的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警徼常用于描述警察、軍隊或其他執法機構對犯罪分子、敵人進行追捕、監視的行動。也可用于形容人們對某個目標的密切關注和警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警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當時,楊震被任命為河南尹(官員),他在任期間對貪官污吏進行了嚴厲打擊。有一次,楊震接到了一封告密信,稱有人在夜間偷盜官府的財物。楊震立即下令嚴密監視官府,進行警戒,最終成功將賊人抓獲。從此,警徼這個成語就成為了描述警戒、監視、追捕等行動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警徼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方對這個犯罪團伙展開了嚴密的警徼。
2. 軍隊正在對敵方陣地進行警徼,準備發動進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警徼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名警察或軍人,在進行嚴密的監視和追捕行動,保護社會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執法、警戒相關的成語,如“警覺”、“嚴陣以待”等,擴展對這一主題的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叔叔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警徼行動,抓住了小偷。
2. 初中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次驚險的警徼行動,警察們經過精心計劃最終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3. 高中生: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警徼行動,如抓捕黑社會頭目等,這些行動對社會治安的維護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