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曠日持久
發音(Pronunciation):kuàng rì chí j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時間長久,拖延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曠日持久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曠日指的是時間長久、拖延,持久指的是長時間持續。這個成語形容某種情況或事件拖延時間較長,耗費時間久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曠日持久常用于描述某些事物的進行過程中出現的延遲或耗時較長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項目的進展緩慢,或者某個問題的解決時間超出預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五年》中有一則故事,齊國公子遇到了一個難題,他請教了許多人,但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于是,公子決定自己動手解決這個問題,花了很長時間,最終解決了難題。這個故事被人們用來形容事情的解決過程需要耗費很長時間,從而演變成了成語曠日持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曠日持久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已經曠日持久了,我們需要加快進度。
2. 他的病情曠日持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曠日持久”這個成語與一個拖拉狀的小人形象聯系起來,想象這個小人拖著時間的腳步很慢,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曠日持久,還有一些類似的成語,比如“拖泥帶水”、“漫長無期”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形容時間長久、拖延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假期真是曠日持久啊,我都等不及要回學校了。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更新進度太曠日持久了,我都等了好幾個月了。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真是曠日持久,我都花了好幾天才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