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舍
基本解釋
民家房舍。《漢書·五行志上》:“ 成帝 建始 三年夏,大水……壞官寺民舍八萬三千餘所。”《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哀牢 三千餘人攻 博南 ,燔燒民舍。” 唐 嚴維 《送薛居士和州讀書》詩:“ 楚 地 巢 城民舍少,煙村社樹鷺湖秋。”
成語(Idiom):民舍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偏僻的民居或普通百姓的住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民”指的是普通百姓,而“舍”則表示居住的房屋。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普通百姓的住宅,通常指的是比較簡陋或偏僻的房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農村或偏遠地區的簡陋房屋,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條件差或陋狀的住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些簡陋的農舍、舊房子或者條件較差的居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地》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一個農夫的對話。農夫對莊子說他家的房子很破舊,莊子卻表示他并不以房子的破舊而自卑。莊子認為房子是否華麗并不重要,因為住在華麗的房子里并不能使人更加幸福。這段故事中的對話成為了“民舍”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村的民舍雖然簡陋,卻是真正的家。
2. 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住著簡陋的民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民舍”與簡陋的農舍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民舍”這個詞與普通百姓的住所聯系在一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住所相關的成語,如“高樓大廈”、“豪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家的房子雖然簡陋,但是我們很幸福。
2. 初中生:這個村子里的民舍都很簡陋,沒有任何豪華的設施。
3. 高中生:他們來到了一個偏遠的地方,看到了一片民舍,感受到了鄉村的寧靜。
4. 大學生:在城市里工作了幾年后,他決定回到老家,住進了一間簡陋的民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