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司
成語(Idiom):邏司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s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責、斥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邏司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邏”和“司”兩個字組成。邏指“探聽情報、監察”,司指“掌管、管理”。邏司合在一起,表示指責、斥責他人的行為或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邏司常用于形容譴責他人的不當行為或言論,表達對不道德、不正當行為的強烈不滿??梢杂糜诟鞣N社交場合、工作場所或家庭環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邏司最早出自《尚書·大禹謨》:“禹曰:‘邏司何如?’”。尚書是中國古代的經典文獻之一,記載了古代帝王的言行。這句話表達了大禹對邏司工作的期望,也暗含了對不稱職的邏司進行指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邏司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驕傲態度讓老師邏司了他一頓。
2. 領導對他的工作態度很不滿意,直接邏司他的不負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邏司這個成語??梢詫ⅰ斑墶弊致撓霝椤疤铰犌閳?、監察”,將“司”字聯想為“掌管、管理”,這樣就能夠理解邏司的基本含義為指責、斥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邏司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情況,以及與邏司相關的其他成語或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邏司了小明因為他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同學們邏司了那個欺負弱小的同學的人。
3. 高中生(16-18歲):老師邏司了那個抄襲的學生,嚴肅批評了他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