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觜靴
成語(Idiom):鵠觜靴 (hú zuǐ xuē)
發音(Pronunciation):hú zuǐ x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或行為輕率、草率,不經深思熟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鵠觜指雁的嘴巴,靴指靴子。鵠觜靴的意思是雁的嘴巴和靴子,暗喻人輕率行事,不經深思熟慮。比喻人說話或行動輕率魯莽,缺乏深思熟慮和周詳考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形容人的言行輕率、草率,不經過充分思考或周全考慮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經深思熟慮就輕率行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鄒陽列傳》中有一則故事:鄒陽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政治家,他非常謹慎小心,從不輕率行事。有一次,鄒陽的朋友送給他一雙靴子,鄒陽非常高興。但是當他試穿靴子時,發現靴子的嘴巴部分太小,無法穿進去。鄒陽非常生氣,認為這雙靴子不經過周詳考慮就制作出來,就像是雁的嘴巴一樣輕率。因此,鵠觜靴成為了形容人輕率行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太鵠觜靴了,做事從不經過深思熟慮。
2. 這個決定太鵠觜靴了,沒有經過充分的考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鳥的嘴巴和一只靴子,意味著輕率行事,不經過深思熟慮。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輕率行事相關的成語,例如“魯莽行事”、“魯莽決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太鵠觜靴了,沒有經過認真考慮。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避免鵠觜靴的行為,要經過深思熟慮再做決定。
3. 高中生:他在考試前夜才開始復習,真是太鵠觜靴了。
4. 大學生:有些人鵠觜靴地追求刺激,不考慮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