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諾
成語(Idiom):咄諾
發音(Pronunciation):duō n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輕率、草率,不經思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咄諾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輕率、草率,不經過深思熟慮。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不慎言辭或缺乏思考的人。它強調了說話時需要思考和謹慎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咄諾常常用于形容那些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隨口說話的人。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輕率、不負責任的言論。例如,當你聽到別人隨便說出一個不負責任的評論時,你可以使用咄諾來形容他們的言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咄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的一個角色,叫做咄咄逼人的李逵,因為他脾氣暴躁,說話沖動,經常輕率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人們開始使用咄諾來形容那些說話輕率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咄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太咄諾了,完全沒有經過思考。
2. 別咄諾了,你需要仔細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咄諾這個成語,你可以將它與李逵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咄咄逼人的人在隨便說話的時候,你會覺得他非常咄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你可以學習更多與咄諾相似的成語,如“輕佻”、“草率”等。這些成語都與不經思考的言辭有關,擴展了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咄諾地說他有一只會飛的玩具。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不要咄諾地回答問題,要仔細思考。
3. 初中生:他的演講充滿了咄諾的言辭,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4. 高中生:政治家應該避免咄諾的言辭,以免誤導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