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王國
基本解釋
古代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國家。公元前5世紀形成。腓力二世在位時(前359-前336),勢力強盛,積極擴張,成為希臘諸城邦的霸主。腓力二世的兒子亞歷山大繼位后,遠征東方,滅亡波斯帝國,形成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后,帝國瓦解。后由安提柯王朝統治,經三次馬其頓戰爭,被羅馬征服,前148年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英文翻譯
1.Macedonia
成語(Idiom):馬首是瞻(mǎ shǒu shì zhān)
發音(Pronunciation):mǎ shǒu shì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敬重或追隨某人,像馬兒一樣時刻注視著他的領導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的歷史典故。馬首是瞻指的是一種忠誠且敬慕的態度,就像馬兒對待它的主人一樣,時刻注視著領導者的一舉一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領導者或者長輩的極度敬重和追隨。它可以用于表達對某人的高度贊揚和尊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馬其頓王國的時期,有一位將軍叫馬首是瞻,他對亞歷山大大帝非常忠誠,時刻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忠誠和敬慕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馬”、“首”和“是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師的敬重就像馬首是瞻一樣,從不敢有絲毫怠慢。
2. 領導者的一舉一動都能引起他馬首是瞻的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首是瞻”與馬兒忠誠、敬慕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知識,了解其他有趣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我的班主任馬首是瞻,她是我最敬佩的人。
2. 初中生:作為隊長,我對我的隊友們馬首是瞻,希望能帶領他們取得勝利。
3. 高中生:我對我的導師馬首是瞻,他的指導對我的研究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