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湯
基本解釋
亦作“ 成商 ”。 商 開國之君。 契 的后代, 子 姓,名 履 ,又稱 天乙 。 夏桀 無道, 湯 伐之,遂有天下,國號 商 ,都于 亳 。《書·仲虺之誥》:“ 成湯 放 桀 于 南巢 ,惟有慙德。” 孔 傳:“ 湯 伐 桀 ,武功成,故以為號。” 陸德明 釋文:“ 湯 伐 桀 ,武功成,故號 成湯 ;一云:成,謚也。”《逸周書·史記》:“ 成商 伐之, 有洛 以亡。” 朱右曾 校釋:“ 成商 , 成湯 也。”
成湯(chéng tāng)
發音(Pronunciation):ch-uh-ng t-ah-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商朝的第一位君王成湯,泛指有德行的君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以仁德治國,愛民如子,被尊稱為“成湯圣王”。成湯的德行和治國能力成為后人推崇的典范,因此成湯一詞泛指有德行的君主或領導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德行、有能力、有擔當的君主、領導者或人物。也可用于褒獎有卓越貢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王朝,成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他在位期間,以仁德治國,使商朝經濟繁榮,政治穩定,人民安定安樂。因此,成湯被后世尊稱為“成湯圣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成湯,為學生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2. 這位領導者具備成湯般的德行和智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成湯”,想象成湯是一個有德行的君主,治理國家有方,領導人民和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商朝歷史和成湯的故事,以及其他與成湯相關的成語,如“成王敗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班主任是一個成湯,經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成湯,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他是學校的成湯,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們都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