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尺
成語(Idiom):徑尺(jìng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jìng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直徑和尺寸,用來形容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徑,指直徑,即從圓的一邊通過圓心到另一邊的距離;尺,指尺寸,即事物的大小或程度。徑尺比喻事物的大小或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大小、程度或者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例如:心胸狹小,見識短淺,不過是井底之蛙,徑尺之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公孫丑上》中有一則故事,公孫丑在孟子面前夸耀自己的知識,孟子以徑尺比喻公孫丑的知識只是一些瑣碎的片段,無法達到真正的大智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其他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見識只局限于小范圍內,真是徑尺之見。
2. 這個問題只是個徑尺,與整個計劃相比微不足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徑尺形象化,想象成一個直徑和一個尺寸的組合。可以畫一個圓,并在圓上標注直徑和尺寸,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大小相關的成語,如“不可同日而語”、“一寸光陰一寸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這個蛋糕好大,比我的玩具還要徑尺呢!
2. 小學生:這本書的厚度只有一厘米,真是徑尺之見。
3. 中學生:他的見識太狹隘了,只是井底之蛙,徑尺之見。
4. 大學生:在這個科研項目中,我們要從徑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局限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