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軫
基本解釋
戰國 時縱橫家 張儀 陳軫 的并稱。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 秦 代 儀 軫 之辭,所以異於《子虛》《大人》者,亦有韻無韻云爾。”
成語(Idiom):儀軫
發音(Pronunciation):yí zh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儀表端莊,言談舉止莊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儀軫是中國古代祭祀時所使用的一種器物,形狀像車輪,由多個環狀部件組成。儀軫用于祭祀儀式時,代表著莊重和肅穆。因此,成語“儀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端莊,言談舉止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儀表端莊,言談舉止莊重的場合。可以用來贊美有教養、有修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的弟子曾公子舍牛,孔子稱贊他說:“公子之儀軫也,其言之也,鮮矣。”這個故事說明孔子贊揚曾公子的儀表端莊,言談舉止莊重。后來,人們以“儀軫”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儀表端莊莊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軫舉止非常莊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的儀軫舉止顯得格外端莊,像個貴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儀軫”與莊重、端莊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站在儀軫上,莊重地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儀表端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儀軫相關的古代祭祀儀式,以及中國古代禮儀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儀軫舉止莊重,是一個好榜樣。
2. 初中生:老師的儀軫讓我們很受教育,我們要向她學習。
3. 高中生:在校園里,儀軫的同學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喜愛。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注重儀軫,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