拲梏
成語(Idiom):拲梏(gǒng g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gǒng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拲梏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被束縛、被限制、被禁錮。比喻受到壓迫、束縛而無法自由發(fā)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拲梏由兩個字組成,拲(gǒng)指雙手被綁住,梏(gù)指腳鐐或腳銬。拲梏原本用來形容被囚禁的人,后來引申為被束縛、被限制、被禁錮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拲梏多用于形容人在思想、行動或環(huán)境上受到限制、束縛,無法自由發(fā)展。常用于描述社會、制度或個人對他人的限制、壓迫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拲梏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禮記·檀弓下》。故事中,檀弓是一種古代用來束縛犯人的刑具,被稱為檀弓拲梏。后來,人們將拲梏引申為一種比喻,形容被束縛、被限制的狀態(tài)。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拲梏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生活在家族的拲梏之中,無法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夢想。
2. 這個國家的人民渴望擺脫貧困和拲梏,追求自由和幸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拲梏想象成雙手和腳被綁住的狀態(tài),從而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拲梏相關的成語,如拘泥成規(guī)、束縛思維等,以加深對拲梏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們希望擺脫學習的拲梏,追求更多的游戲和娛樂時間。
2. 中學生(13-18歲):年輕人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拲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3. 大學生及以上: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擺脫物質和觀念的拲梏,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