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府
基本解釋
(1). 東晉 、 南朝 都 建業 時丞相兼領 揚州 刺史的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內。《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 東府 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 李善 注引《丹陽記》:“ 東府城 ,西則 簡文 會稽王 時第,東則 孝文 王道子 府。 道子 領 揚州 ,仍住先舍,故俗稱 東府 。”《宋書·武帝紀上》:“公還 東府 ,大治水軍。”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東府 舊基留佛剎,《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戴良 《送欽上人》詩:“鐵甕緣 江 即 東府 ,璚花隔岸是 揚州 。”
(2). 唐 宋 時指丞相府。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 高祖 勛逾黜 夏 ,業擅勘 黎 ,置酒醴於南宮,揚旌旆於東府。”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 永年 ( 王永年 )知 叔皮 ( 趙叔皮 )嘗於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東府門告變云: 叔皮 乃弟 叔敖 私詣卜者,為已有天命,謀作亂。” 宋 陸游 《投梁參政》詩:“回首長安城,未忍便萬里。袖詩叩東府,再拜求望履。”
成語(Idiom):東府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府、政府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府是由“東”和“府”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東”指的是東方,表示方位,也可引申為官府、政府;“府”指的是官府、政府。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官府、政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指代官府、政府機構。可以用于描述政府部門的工作、政府的決策和管理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年》記載了一個關于東府的故事。故事中,齊國有一個官員叫東府君,他非常貪婪,收受賄賂,貪污公款。后來,東府君被發現罪行,被貶為庶人。由于他的貪污行為,人們就用“東府”來形容官府貪污腐敗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東府”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案件已經上報東府了。
2. 政府的政策在東府得到了批準。
3. 他是東府的一名工作人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東方的府”,表示官府、政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與政府相關的詞語,了解政府的職責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是東府的一名警察。
2. 初中生:政府的工作就是為人民服務,東府要好好管理國家。
3. 高中生:學習政治課,要了解東府的職能和責任。
4. 大學生:政府的決策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東府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