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碇
基本解釋
亦作“ 下椗 ”。謂船只停泊或靠碼頭。 唐 韓愈 《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稅。”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行一日余,抵 陽邏 下椗。”按, 章炳麟 《新方言》謂當作“下鼎”。參見“ 下鼎 ”。
反義詞
成語(Idiom):下碇
發(fā)音(Pronunciation):xià d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船只停泊,拿出錨磯,準備起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碇是一個與船只相關(guān)的成語,碇是船只系泊時使用的重物,下碇指的是船只停泊時將碇從水中拿出,準備起航。這個成語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準備離開原地,準備前往新的地方或開始新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碇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離開原地,準備前往新的地方或開始新的事情的情景。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即將離開家鄉(xiāng)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或者用于形容一個項目即將啟動,準備開始新的階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碇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航海時代。在古代,船只停泊時需要使用碇來固定船只,以防止被水流或風浪沖走。當船只準備起航時,船員們會將碇從水中拿出,以便船只自由行駛。因此,下碇成為了表示船只準備起航的象征,后來也被引申為比喻人或事物準備離開原地的意思。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碇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下”表示從上往下,動作的進行,而“碇”表示船只系泊時使用的重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jīng)決定下碇,離開這個小城市去追求更大的機會。
2. 這個項目已經(jīng)籌備了很長時間,現(xiàn)在終于要下碇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下碇”與船只起航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艘船停泊在港口,然后船員們將碇從水中拿出,船只準備起航,這樣可以幫助記憶下碇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與航海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如“起錨”、“揚帆”等,以擴展對船只起航和航海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明天我們要去動物園了,可以說我們要“下碇”了。
2. 初中生(14歲):暑假馬上到了,我要“下碇”去參加夏令營。
3. 高中生(17歲):畢業(yè)后我計劃去外地讀大學,要“下碇”離開家鄉(xiā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