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體無完皮(tǐ wú wán p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tǐ wú wán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身體受傷或受打擊,皮膚破裂或受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身體受到嚴重傷害或遭受重大打擊,像皮膚破裂或受傷一樣,損傷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身體受傷、受打擊、遭受嚴重傷害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其他方面的損傷或打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中有“體無完皮”一詞,意為身體上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這個成語的出處是描述戰(zhàn)爭中士兵受傷的情景,形容傷勢嚴重。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體無完皮是一個四字成語,由“體”、“無”、“完”、“皮”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車禍中受傷,全身體無完皮。
2. 經(jīng)歷了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這個國家?guī)缀跏求w無完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體無完皮”想象成一個人身上的皮膚被撕裂,暗示身體受到嚴重傷害或遭受重大打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身體受傷或受打擊相關的成語,如“傷痕累累”、“傷痕滿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我玩滑梯摔倒了,膝蓋破了個大洞,體無完皮。
2.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被老師批評了一頓,心里感覺體無完皮。
3. 高中生:參加足球比賽,對手的鐵腳把我踢得體無完皮。
4. 大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創(chuàng)業(yè),我感覺整個人都體無完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