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絆絆
成語(Idiom):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發音(Pronunciation):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走時不穩定,搖搖晃晃的樣子。形容事物進行時不順利,進展緩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跌跌撞撞是由“跌跌”和“撞撞”兩個詞語組成的。跌跌指行走時不穩定,搖搖晃晃,容易跌倒;撞撞指碰撞,摩擦。跌跌撞撞形容人行走時搖搖晃晃,不穩定的樣子。在引申意義上,跌跌撞撞形容事物進行時不順利,進展緩慢,遇到了各種困難和阻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跌跌撞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發展、進行過程中遇到困難、阻礙,沒有順利進行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范增傳》中有一句話:“范增跌跌撞撞,如失其履。”據說范增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但是他在行走時卻常常摔跤,一次他在行走時突然跌倒了,結果大家都以為他失去了鞋子。這個故事后來就形成了成語“跌跌撞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跌跌撞撞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重復組成的,形式上呈現出疊疊加加的感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剛開始學習跳舞,走路還跌跌撞撞的。
2. 這個項目進展跌跌撞撞,遇到了很多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走時不穩定地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的樣子,從而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跌跌撞撞”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艱難曲折”等,來擴展對于困難、阻礙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學騎自行車的時候,一開始走得跌跌撞撞,后來才越來越穩定。
中學生(13-18歲):這個項目的開展一直跌跌撞撞,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
大學生(19-22歲):剛來到大學的時候,我對新環境不熟悉,走路都跌跌撞撞的。
成年人(23歲以上):我剛剛開始學習游泳,一開始水性不好,游得跌跌撞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