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粟
成語(Idiom):霜粟(shuāng sù)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寒冷的冬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霜粟是指寒冷的冬天,特指寒冷到連霜和粟(小米)都結冰了。它用來形容極寒的天氣,也可以比喻形容環境或氣氛冷冰冰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霜粟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寒冷的天氣,可以用于寫冬天的景色、氣候、感受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在寒冷的環境中的困難和艱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霜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七年》一文中。當時,齊國的國君襄公和晉國的國君文公在寒冷的冬天見面,襄公對文公說:“君若不來,我必霜粟而已。”意思是如果你不來,我就會被寒冷凍得像霜和粟一樣。從此,霜粟成為了形容寒冷的冬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霜粟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霜粟使整個大地都被冰封了。
2. 在那個寒冷的冬天,人們只能蜷縮在家中,避免霜粟的侵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霜粟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冬天,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霜,而粟(小米)被霜凍得結成了冰。這樣的景象非常寒冷,讓人難以忘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學習與霜粟相關的成語,如“霜寒之地”、“霜降”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寒冷的冬天和與之相關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今天的天氣真冷,像霜粟一樣讓人感到寒冷。
2. 初中生(13-15歲):冬天的霜粟讓人不敢輕易外出。
3.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霜粟的季節,我們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北方的冬天,霜粟讓人感受到了嚴寒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