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俸
成語(Idiom):資俸(zī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zī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工資、薪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們所得到的報酬、待遇或收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工資、薪水或報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是一個古代的成語,源自于《左傳·僖公十四年》。當時,魯國的大夫季孫氏為了取悅魯僖公,常常給他送很多財物。有一次,季孫氏送給魯僖公一匹名貴的馬,魯僖公非常高興,賜給季孫氏一大筆財物作為回報。季孫氏接受了財物,但他對魯僖公說:“臣不敢以馬為資俸。”意思是說他不愿意把馬當作工資或薪水。從此以后,人們用“資俸”來指代工資、薪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資俸很高,所以他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2. 這份工作的資俸雖然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很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資俸”拆分為“資”和“俸”兩個字來記憶。其中,“資”可以理解為“財富”,而“俸”可以理解為“報酬”。這樣,通過將兩個字的含義聯系起來,就可以記住“資俸”的基本含義為“工資、薪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薪酬制度、工資發放方式等相關知識,以加深對“資俸”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的爸爸每個月的資俸都用來支付我的學費了。
2. 初中生(14歲):作為一名家教,我的資俸是按小時計算的。
3. 高中生(17歲):我希望將來能找到一份高資俸的工作,這樣我就可以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條件。
4. 大學生(20歲):實習的時候,我的資俸只有一點點,但是我覺得這是一種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