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紅拜帖
基本解釋
用雙折大紅紙寫或印的大型名帖。舊時拜會或聯系事情時用。《金瓶梅詞話》第七一回:“ 夏公 又留下了一個雙紅拜帖兒,説道:‘多頂上老公公,拜遲恕罪!’”亦省稱“ 雙紅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回:“還有給上司的稟帖呢,夾單咧,雙紅咧,只怕不容易罷。”
成語(Idiom):雙紅拜帖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hóng bài t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雙方互相拜訪時所帶的禮物或請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雙紅拜帖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雙紅”指的是兩個紅色的東西,一般是紅包,代表著祝福和吉祥。而“拜帖”則是指拜訪時所帶的賀禮或請帖。因此,雙紅拜帖的含義是雙方互相拜訪時所帶的禮物或請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雙紅拜帖通常用于形容互相拜訪時所帶的禮物或請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們在拜訪親朋好友、參加婚禮、生日聚會等場合時,常常會帶上一些禮物或請帖,以表達對對方的敬意和祝福。因此,雙紅拜帖可以用來形容這種拜訪禮儀的傳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雙紅拜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風俗習慣。在古代,人們在互相拜訪時,常常會帶上一些紅包或請帖,作為禮物。紅色被認為是吉祥和幸運的象征,因此人們常常會用紅色的東西來表達對對方的祝福。后來,這種習慣被形成了一個成語,就是雙紅拜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雙紅拜帖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雙紅”和“拜帖”分別表示兩個含義,通過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關系非常好,每次互相拜訪都會帶上雙紅拜帖。
2. 他的生日快到了,我準備給他送個雙紅拜帖,表示祝福。
3. 在中國傳統婚禮上,新郎家要給新娘家送上雙紅拜帖,表示對新娘家的敬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雙紅拜帖”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紅色的紅包上面貼著請帖,代表著互相拜訪時所帶的禮物或請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禮儀,可以學習關于拜訪禮儀、傳統婚禮習俗等方面的知識。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禮物、請帖相關的成語,如“敬賀如命”、“遞名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朋友家玩的時候,帶了雙紅拜帖給他,他很高興。
2. 初中生:我參加了同學的生日聚會,準備了雙紅拜帖送給他,表達祝福。
3. 高中生:我參加了一個重要的會議,為了表示對主辦方的感謝,我準備了雙紅拜帖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