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衣
成語(Idiom):衷衣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地善良,真誠無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衷衣由兩個部分組成,衷和衣。衷指內心的真實感受,衣指外表的裝飾。衷衣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內心和外表都是真誠善良的,沒有虛偽和偽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性和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真誠的贊美和認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衷衣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是孔子對于自己弟子子路的評價。孔子說:“子路之衷衣,充乎君子。”意思是說子路的內心和外表都是真誠善良的,正是一個君子的表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衷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衷”和“衣”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衷衣之心讓他在困難時刻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2. 她一直保持著衷衣的態度,從不說謊或做虛偽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衷”字和“衣”字聯想在一起,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圖像。例如,可以想象一個人內心善良的衷心被外面的衣服所覆蓋,表示他的內外一致,真誠無私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真誠、善良有關的成語,如“真心實意”、“善良無私”等,以拓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衷衣的好同學,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衷衣的人,對待每個人都真誠善良。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衷衣的品性非常重要,不要被虛偽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