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是
成語(Idiom):等是(děng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dě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事物的程度或狀況已經達到了某個階段,不再繼續發展或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等是”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等”和“是”。其中,“等”表示等待、等候,表示時間的推移;“是”表示事物的狀態、程度。兩者結合在一起,表示某個事物已經達到了某個階段,不再發展或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已經到達極限或達到最好的狀態,不需要再改變或期待更好的結果。可以用來形容情感、工作、學習等方面的狀態或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等是”源自《左傳·昭公十五年》:“吾聞之也,善用兵者,無待于外,順從于內,故民之勞也少而功多,而且聞之,夫子之道,未之有也。”故事中描述了一個國家的治理之道,強調了內部的順從和努力,而不是依賴外部的幫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等)+ 謂語(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學習,終于等是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2. 經過多年的努力,公司的業績終于等是達到了預期目標。
3. 我們不能等是等待機會,而是要主動去爭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等是”記憶為“等待就是”,通過聯想,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不再”、“到頭來”等,擴展對表達程度或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等是等到了放學的鈴聲才能回家。
2. 初中生:我等是等到了暑假才能出去旅游。
3. 高中生:我等是等到了高考結束才能松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