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屋
基本解釋
牛住的小屋。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晉 人 褚裒 ,字 季野 ,“名字已顯而位微,人多未識”。一次,他投宿 錢塘 亭,剛好 吳興 縣令 沉充 送客過 浙江 ,亭吏驅 褚 移牛屋下。 沉 酒醉,問牛屋下為何人, 褚 舉手回答:“ 河南 褚季野 。” 沉 大窘,又不敢請他移出,只好到牛屋里拜訪宴請。 褚 神色自如。后用以為典。 宋 陸游 《書意》詩:“老子那辭徙牛屋,癡人自喜拜車塵。”
成語(Idiom):牛屋
發音(Pronunciation):niú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牛棚,比喻簡陋的住所或破舊的房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牛屋”由兩個詞組成,其中“牛”指牛棚,即養牛的簡陋棚屋,“屋”指房屋。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簡陋破舊的住所。它的含義可以用來形容房屋條件差、簡陋破舊的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住房條件差、簡陋破舊的環境。可以用于描繪農村的簡陋房屋、貧困地區的住房條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牛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莊子》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莊子去拜訪一個朋友,朋友住在一個非常簡陋的牛棚里。莊子感到非常驚訝,他問朋友為什么住在這樣簡陋的房子里。朋友回答說:“我這個人很簡樸,不需要華麗的房子。而且,牛屋里生活的牛非常安逸,我住在這里也能過得很舒適。”這個故事中的“牛屋”成為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在乎住房環境的簡樸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謂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的房子真是個牛屋,連最基本的設施都沒有。
2. 這個農村地區的住房條件很差,大部分人住在牛屋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牛屋”形象化為一個簡陋的牛棚,然后將這個形象與住房條件差、簡陋破舊的環境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想象在牛棚里生活的牛的情景,進一步加深對“牛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住房相關的成語,比如“豪宅”、“破屋”等,以豐富對中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房子雖然不是牛屋,但也不大不舒服。
2. 初中生:農村的很多人家還住在牛屋里,我們應該關心他們的生活條件。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房價太高了,普通人只能住在牛屋一樣的小公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