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愧
成語(Idiom):抱愧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感到慚愧、自愧不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抱愧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能力或者地位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自愧。它表示一個人對自己的表現感到羞愧和不滿意,認為自己沒有達到別人的水平或者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抱愧常常用來表達自己的不足或者對別人的優點感到敬佩和羨慕。在正式場合或者與長輩、上級交流時,可以使用抱愧來表示自己的謙虛和尊重。此外,抱愧也可以用來表達對別人的道歉、自責和懊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抱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五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公子糾因為自己的無能而感到羞愧。后來,抱愧逐漸演變成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慚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抱愧由“抱”和“愧”兩個字組成。其中,“抱”表示擁抱、緊緊抓住的意思,“愧”表示羞愧、慚愧的意思。整個成語的結構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因為自己的不足而緊緊抓住羞愧的心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看到他的成績比我好,真讓我抱愧。
2. 我沒有盡到應盡的努力,對不起,真是抱愧。
3. 雖然我是老師,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需要向你請教,真是抱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抱愧”成語的意思,將“抱”字聯想為一個人緊緊抓住自己的羞愧之心,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抱愧相關的成語,如“自愧弗如”、“愧對親友”等,來擴展對這個主題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沒考好,看到同學們都拿到獎狀,我感到很抱愧。
2. 初中生:我在比賽中表現不佳,對不起隊友,真是抱愧。
3. 高中生:雖然我是班級的學習委員,但是我的成績卻不如其他同學,實在是抱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