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苕
鴟苕(chī tiáo)
發音(Pronunciation):chī t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捕食小鳥的猛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鴟苕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鴟”指的是鸮科的猛禽,也稱為貓頭鷹;“苕”是指一種草本植物,也稱為茅草。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猛禽捕食小鳥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強者欺凌弱者的情景,比喻強凌弱,兇狠殘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鴟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淮南子·人間訓》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只鴟鳥追逐一只兔子,兔子逃到一片茅草叢中,鴟鳥卻因為不懂得躲藏的方法而被兔子逃脫。從此以后,人們用“鴟苕”來比喻強者欺凌弱者,強凌弱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其中“鴟”是名詞,表示猛禽;“苕”是名詞,表示一種草本植物,也可表示茅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像鴟苕一樣欺負弱小的同學。
2. 強者欺凌弱者的行為就像鴟苕捕食小鳥一樣殘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只鴟鳥撲向一只小鳥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豺狼當道”、“虎視眈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貓像鴟苕一樣捕捉到了小鳥。
2. 初中生:強者欺凌弱者的行為就像鴟苕捕食小鳥一樣殘忍。
3. 高中生:政府應該加強對弱勢群體的保護,避免強者對弱者的鴟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