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發
基本解釋
◎ 毛發 máofà
(1) [hair(on the human body and head)]∶人的體毛和頭發
(2) [pelage]∶ 哺乳動物身上的一層毛
英文翻譯
1.hair (on the human body and head)
詳細解釋
(1).人體上的毛與頭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流汗者,法病內重,毛髮而色澤,脈不衰,此亦內關之病也。” 唐 李群玉 《古鏡》詩:“冰輝凜毛髮,使我肝膽冷。”《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個梟鳥,在 秋心院 屋上鼓吻弄舌,叫得 跛腳 毛髮森竪!” 艾青 《小澤征爾》詩:“突然如暴雨驟至,雷霆萬鈞,你騰空而起,從毛發也聽到怒吼的聲音。”
(2).特指頭發。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其次剔毛髮嬰金鐵受辱。” 清 顧炎武 《與潘次耕札》:“昔有 陳亮工 者,與吾同居荒邨,堅守毛髮,歷四五年,莫不憐其志節。” 蕭紅 《橋》:“頭頂上留著的一堆毛發,逆著風,吹得豎起來了。”
(3).比喻細小,細微。《漢書·谷永傳》:“三者無毛髮之辜,不可歸咎諸舅。”《后漢書·張奐傳》:“夫無毛髮之勞,而欲求人丘山之用。”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三:“明則極于人,幽則盡于神,大則包宇宙,細則入毛髮。”
成語(Idiom):毛發之功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fà zhī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微小的功績或微不足道的貢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發之功源自于《莊子·齊物論》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人向楊朱請教如何修身養性,楊朱回答說:“為人以毛發之功,盡絕人之所不能為,而無過也。”意思是說,只要做到一些微小的事情,就能夠盡人所不能,而且不會有過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做出微小貢獻或微不足道的成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齊物論》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包含了許多有深意的寓言故事。毛發之功就是其中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毛發之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但也算是毛發之功了。
2. 這個項目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發之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毛發之功”與做一些微小的事情聯系起來,用來形容某人的貢獻或成就微不足道,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齊物論》中的其他寓言故事,了解莊子的思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每天都會幫媽媽收拾玩具,雖然只是做了一點點,但也算是毛發之功。
2. 小學生:雖然我只是在班級里幫忙分發作業,但這也是我的毛發之功。
3. 初中生:我雖然只是幫助老師整理資料,但這也算是我的毛發之功。
4. 高中生:我雖然只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但這也是我的毛發之功。
5. 大學生:雖然我只是做了一點小小的工作,但這也是我的毛發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