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打
成語(Idiom):攢打(zǎn dǎ)
發音(Pronunciation):zǎn d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積攢、積累一些打擊、懲罰。形容罪惡、過失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后被集中地加以懲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攢打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攢意為積攢、積累,打意為打擊、懲罰。攢打的含義是指罪惡、過失等在一段時間內積累到一定程度后,被集中地進行打擊、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攢打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長時間內犯錯或積累錯誤行為,最終被集中地懲罰或打擊??梢杂糜诿枋鰝€人、團體、機構等在一段時間內犯錯累累,最終受到應有的制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攢打這個成語的典故源于中國古代的刑罰制度。在古代,有時候對于犯罪分子,法官會選擇將懲罰集中進行,而不是立即施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犯罪分子在等待懲罰的過程中感受到更深的恐懼和懲罰的威力。攢打這個成語就是由這種刑罰制度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攢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攢和打分別代表積攢和打擊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偷一直在這個小區里偷東西,終于被抓住了,要給他一個攢打。
2. 這個公司一直存在質量問題,終于受到了政府的攢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攢打的發音與“贊”和“打”的發音進行聯想,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不斷犯錯,最終受到集中的贊和打擊,從而形成了攢打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深入學習成語攢打的相關知識,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刑罰制度,以及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積重難返”、“罪大惡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小明一直不好好學習,攢打一定會找上他的。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班級里的搗蛋鬼終于受到了老師的攢打。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作弊的學生最終被學校給了一個攢打。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學生組織在學校里搞違規活動,最終受到了學校的攢打。